第113章
,尽在晋江文学城 后来他去了县里把那些故事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听,不仅仅是小朋友们,连老师们都非常爱听。 她们惊叹:“湘湘,你怎么会这么多故事啊?” 严湘说:“是我妈妈讲给我的。” 老师们好像觉得这非常理所当然:“湘湘妈妈是笔杆子嘛。她得读过多少书呀?” “她和黄秘书,谁的笔杆子更厉害呀?” “这可就不知道了。” “他们俩都厉害。” 严湘隐约记得,那一年,忽然,妈妈似乎完全懂了他。 以前妈妈还会说他莫名其妙,怎么会跟别的小孩不一样。从那一年开始,妈妈再也没说过了。 她想尽办法给他找来更多的书看,文字的,图画的,带各种符号的。 看不懂也没关系,大量的名词不知道什么意思也没关系,她说:“看就行了。” 从那一年开始,他和妈妈有了属于他们的小秘密。 他和别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严湘读书越多,就越有这个自知。就越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他在外面多说话。 甚至连爸爸也不知道他们的秘密。 妈妈说:“这样大家都会更快乐一点。” 这一点,严湘是长大之后才能完全理解。 妈妈不仅会给他找书看,给他讲各种故事。妈妈也很喜欢带他到户外去。 小镇的河滩上留下了严湘很多很多的回忆。 浅滩里的石头在水里亮晶晶的。 那圆润的形状是因为河水永不停息的冲刷,磨平了棱角。 妈妈总是会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告诉他许许多多的东西。 那些东西在她和他来说叫作常识。 但是严湘长大之后,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之后,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常识。 在那个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时代,人们不仅对知识,甚至对常识的认知都少得可怜。 而他的妈妈,为什么她会知道那么多的东西呢。 到了很久很久之后,严湘才意识到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而小的时候,他以为理所当然。 小河波光粼粼。 小鱼儿浅游。 妈妈告诉他可以游泳,但是必须由爸爸带着。小朋友一切的活动,都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之下。 严湘也这么告诉别的小朋友,可小朋友们根本不听,还嘲笑他。 真让人无奈呀。 妈妈的约束并不影响他的快乐。 因为爸爸也会经常带他去游泳。一个听话的小朋友根本不需要独自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下到河里去。 为什么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不这样呢。 一个不解之谜。 童年的时光过得非常之快。 严湘后来回忆起来,才惊讶地发现他最快乐的童年竟然和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是重叠的。 他也看过许多文学作品,吃惊地发现跟他记忆中太不一样。 他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仿佛一直生活在幸福的乐园里。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些院子里的阳光,那些午睡的时光,那些醒来后手压井凉凉的地下水冲洗脚丫。 自家院子里带着露水的小青菜。 自行车后座的急风。 路两边的笔直的杨树,阳光射进来的丁达尔效应。 严湘后来在回忆录写: 第 111 章 番外:《严湘的广播站日常》 妈妈没有手表, 但严湘是可以凭感觉说出这段路花费的时间的。 当他第一次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很惊讶,随后摸了摸他的头笑叹:“唉, 天才蒙饱。” 天才严湘理解。 蒙饱是什么意思呢?吃得太饱吗? 那段路每天他和妈妈都是手牵着手去的。 哼着歌。 阳光明媚,晨风清亮。 妈妈会大声地和认识的人打招呼,喊嫂子, 喊大姐都有。 大家脸上都带着笑,有些人脚步急匆匆, 会转头喊妈妈:“老李家说今天有肘子!你快点啊!我先过去帮你排队!” 妈妈就赶紧抱起他一路小跑追上去。 肘子太难抢了。 要抢破头的。 妈妈抢到了肘子非常开心。那天晚上家里吃到了酱肘子。 妈妈还切了一碗端去给赵大大家。 严湘好心提醒军军吃完晚饭要刷牙, 军军冲他吐舌头还做鬼脸。 后来军军的牙坏掉, 疼得直哭,严湘一点也不意外。 哼。 每天买完菜,悠哉地迎着阳光回家,把家里都收拾好了, 妈妈才带他去广播站上班。 严湘不止一次听妈妈赞叹:“神仙工作啊。” 严湘:“?” 不是很理解。 但严湘很喜欢广播站。 从镇委大院门口开始, 他就开始了打招呼的一天:“伯伯好!” 传达室的伯伯就会笑眯眯地跟他挥手:“严湘来了呀。” 这一路,他对每个认识的伯伯叔叔阿姨都会有礼貌的打招呼问好。 甚至有人听到声音, 会特地推开窗户喊他:“嘿!小严湘!还没跟我问好呢!” 严湘就礼貌驻足,认真问好。 他不理解那些大人为什么要哈哈大笑。但那些笑听起来很欢快,让人心情不错。 而且他们经常会从裤兜里摸出糖来:“给你。” 镇委大院是一个赚糖的好地方! 小朋友只要有礼貌就有糖吃! 严湘最最骄傲的事情,其实是他在广播站里有属于自己的桌子。 但可惜的是,刚子哥、华子哥、英子姐姐还有军军, 没有一个人肯相信。他们说他吹牛。 这让严湘很气恼, 但没法证明。他也没有办法带他们来上班呀。 严湘只能认真上自己的班。 严肃的一天, 从去图书室挑选图书开始。 图书室简直就是一个宝库。 就是图书管理员有点懒。他总是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 还经常找不到人影。 他只管把图书室的卫生收拾好,对收拾图书、做好分类却经常稀里马虎。 严湘没有办法, 作为一个很大很大的小朋友,又在镇委上着班,严湘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给图书分类的义务。 有很多书是一眼可以看出分类的。 有些看不出来,他会去问妈妈。 他就这样悄悄地把放错了的书放回到它该属于的分类离去。一直到他跟着妈妈离开了广播站去了县里,也没有一个大人发现。 很多年后,严湘才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 爸爸不信,爸爸说:“你那时候才多大,别吹牛。” 妈妈意外,但不惊讶。她一点也不惊讶。 是的,她从来对他做的任何事都不惊讶。 她只会摸着他的头笑。 但她后来也不在提“蒙饱”这个词了。 从图书室里选择一本书,就是严湘一天的开始。 他最喜欢的书,是又有文字又有图画的。 因为文字里的许多名词所代表的东西,他是没有见过的。插图能让他更好的理解那些名词是什么意思,以及那些原理是怎么在现实里实现。 在所有的书里,最让他着迷的就是那套《民兵训练手册》,因为它以非常浅显直白的语言,佐以大量的图片解释,由浅入深,从最简陋的条件下的□□一直讲述到碧空之上穿透白云飞来的帝国主义的导弹。 这太让人着迷了。 这套书在严湘的童年里太重要了。 在广播站的时候,他反覆看了好多遍。@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认真看书的样子常常会引得广播站的伯伯叔叔阿姨们发笑。 严湘一直都不太能理解大人们的这些笑,但这些笑里都没有恶意。 天明叔也是很喜欢看书的人,根据严湘的理解,他在广播站的工作就是看书和浇花。 他每天来到广播站,会拎着水壶去打热水,沏好茶。然后就去浇他的宝贝花。 大家都在窗台上或者办公桌有一盆花,后来妈妈也有了一盆花,离开的时候她没有带走。 她以为她会回来。 但她再也没能回来广播站。 那盆花就归了天明叔叔,据说天明叔叔把它照料得很好。 浇完花,天明叔叔就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读书。 他会读整整一天的书,从上班直到下班。 严湘觉得这个班太棒了。 他长大也想上这样的班,专门读书的班。 胡阿姨的工作则是打扫卫生。@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胡阿姨是个勤快的人,她把每张桌子都擦得特别干净,办公室里没有卫生死角。 但她一想去广播室看看,大家脸色就都变了。 广播站结束广播要锁门。 这个规定一直都有,但天明叔叔说,以前大家都懒得锁。真正开始认真执行就是从胡阿姨来广播站上班之后。 但胡阿姨炒的瓜子特别好吃。 有时候曼姨和妈妈下午的工作做完了也不马上走,大家凑到一起嗑瓜子。 一般都是下午才开始嗑,因为站长伯伯说了,上午得有上午的样子,瓜子下午再嗑。一大早就开始嗑,太不像样了。 所以下午,大家才围在一起嗑瓜子喝茶。 胡阿姨总是有讲不完的大院里的事。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种时候妈妈也跟大家一样,翘着二郎腿,嗑着瓜子。 下午的阳光穿透玻璃窗漫在她脸上,她眉眼放松,嘴角带笑。 严湘有时候看到,忽然理解了“惬意”这个词。字典里的解释,在妈妈的脸上具象化了。 话务室又是另一番天地。 话务室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你能听到来自很远地方的声音。 阿姨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偷听。 有时候她们还会急吼吼地过来喊人:“快点来!” 站长大大和天明叔叔是不太好意思过去的,因为他们说:“都是女同志。” 虽然他们很想,但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妈妈和阿姨们则毫无顾虑,她们会拔脚就窜过去。津津有味地偷听本不该被人知道的对话。 那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打的电话是全能被话务员全程监听的。他们会在电话里说很多事,以为没有别人知道。 只有接触过话务室的人才知道,原来是这样。 每次妈妈和阿姨们都一脸满足地走出话务室,然后把听到的东西再复述给站长伯伯和天明叔叔。 他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妈妈有一次还给大家讲了一个很可怕的故事: 有一个男人打电话的时候,话务员给他接错了线路,结果他听到线路里两个人的对话。 一个“王科长”说已经买好了某日的火车票,马上就要从A地去B地和C地,都去完了就可以回去了。 王科长还说提到了“货款”,提到了“一万”这个数字。 这个人当时没有反应过来,挂断了电话。但随即他突然反应了过来,有这么一个“王科长”身上带着数额巨大的钱要从A地去B地。 这个人被这巨额的钱诱惑了。他就在A地。 他根据从电话里听到的信息去查询,发现那一天就只有一趟去B地的火车。 这个人想
相关推荐: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流萤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小寡妇的第二春
成瘾[先婚后爱]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岁岁忘忧(完结)
挚爱
珊璐短篇CP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