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分开后却爱上ntr > 第418章

第418章

在那边的母子,年轻人神情平静,瞎眼妇人不安。 “走。”他道。 听着官兵们离开,妇人抓紧乐亭的胳膊:“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来搜查我们啊。” 乐亭道:“还是薛青的事。”停顿一下,“搜查我们大概是因为我跟薛青是同学吧。” 妇人啊了声惊讶道:“那这长安城一半人都是她的同学啊。” 乐亭道:“是啊,这长安城一半人都是嫌犯了。” “你们这样有完没完。” 六道泉山社学没有读书声,原本应该在学堂的学生们拥挤站在一处,看着在学堂穿行的兵丁,听着哗啦的书卷桌椅翻倒声,神情由惊讶渐渐愤怒。 “到底怎么回事?那薛青并不在长安府,你们已经搜过了,为什么还要搜?” 这边负责的将官神情淡漠:“这次搜的不是薛青。” “不是搜薛青?那是搜我们了?” 学生响起喊声。 “搜我们?为什么搜我们?” “难道因为薛青在这里学?” “少爷!少爷!”山下传来喊声,有小厮气喘吁吁跑来,“家里也被搜查了,老爷急坏了让问,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让你回家去不许再读书。” 这句话顿时如水入油锅。 “难道因为我们与薛青同学,所以也都是嫌犯了?” 六道泉山社学陷入沸腾,俯身看去山路有更多的小厮奔来,传达着家人的惊骇以及要他们停下读书避祸。 周先生站在山崖,看着混乱的社学,面色铁青浑身发抖。 “荒唐啊!”他振臂甩袖悲呼。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开始搜查我们?” “冤枉啊,我虽然在社学读书,但我跟薛青不认识啊。” 长安城到处都是嘈杂,惊恐,愤怒充斥。 大街有人跑动发出高喊。 “知道了,知道为什么了。” 聚集在街的民众顿时看过来,见那闲汉神情惊惧道:“其他地方都闹起来了,说,说” “说什么?”街民众催促喊道。 “说宋元窃国,薛青是真帝姬。”闲汉喊道。 大街一阵凝滞,旋即哗然。 “是啊,外边都闹起来了,长安府却风平浪静。”张老太爷站在院内,家宅院深深,也能听到街传来的喧闹,“最老老实实的地方,却还是难逃被搜查被戒备被怀疑,真是让人气愤又无奈啊。” 张大老爷道:“不过我真怪长安府一直风平浪静,当听到外边闹起来的时候,我以为长安府也会立刻传开,看来长安府里的确没有同党吧。” 张老太爷笑了笑,道:“没有同党,长安府为什么风平浪静?一直等到现在才喊出来。” 长安府陷入混乱嘈杂,在不远处的青阳城春日和煦安静。 白日的青阳驿站人不多,赶路的不停留,要停留的还未到。 “春阳少爷。”伴着窗边的鸟鸣有小厮推门进来,看着窗前坐着的年轻人。 春光透过窗棂照在年轻人的侧脸,面容瘦了很多,他专注的在纸勾勒什么,并没有因为小厮的进来停下。 小厮走近低声道:“最后一处送到了。” 柳春阳嗯了声,神情却依旧凝重。 “印记书册信件以及印章都销毁了,没有一个被查到。”小厮接着道,“还有,长安城宋元窃国薛青帝姬的消息也放出来了。” 门外响起脚步声,随之是几声清脆的鸟鸣,又有小厮进来了,手捏着一封信。 “她的信。”他喘气道。 柳春阳转过头起身伸手接过,看着信红色的小印章。 “最后一个。”小厮道,“别的都停了。” 柳春阳点头,打开看到其内一张薄纸,只有两字“收到”,字体许久未见了,他的视线留恋收回,将信纸和信封一起放入香炉,至此才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钱还需要多少?”他问道。 两个小厮默算一刻,抬起头道:“京城还需要银五百两,另有车马沿途要结三百两。” 柳春阳点头,扬声对外喊人来。 片刻之后一个管事愁眉苦脸进来了:“春阳少爷,要启程了吗?” 柳春阳道:“今日太晚了,明天再说吧。” 太晚了吗?管事看了眼外边的艳阳高照。 “还有,我要买些东西,你给我两个小厮支钱。”柳春阳又道。 管事的眉头更愁苦了,但也不敢说什么应声是踢踢打打的带着两个小厮出去,忍着肉痛给了钱,便靠着椅子喘气。 “家里还是没回话吗?”他拍着心口道,“老太爷还是没想起来停了春阳少爷花钱的权限吗?这样花下去,心惊肉跳啊。” 第九十八章 不需 相于长安城的喧嚣,京城反而显得平静,薛青在这里生活的时间短,因为状元身份她人尽皆知,但接触的人并不多,相起来,这条街的人们对知知堂更熟悉。! 哗啦声响,门头的匾额摘下来,匾额并不重,官兵一个人举起来,然后轻松的往一旁的车一扔。 哐当一声,让旁边围观的人们颤了颤,有两个孩童忍不住要迈步前,被大人们及时的揽住,紧紧箍在身边。 官兵进出,另有一群年轻人背着包袱走出来,包袱有大有小,有个最夸张的堆的高高如同一座山 “看什么看,这些都是搜过的,没问题的。”张双桐道,“我的衣服饰品多。” 门口的官兵收回视线不理会他。 “张大人。”一旁的将官道,“还请多多谅解啊。” 张莲塘并没有收拾大包小包,他另有住处,这是张家的房产此次封用必然要过来。 “这是好事。”张莲塘道,指着站在门外的年轻人们,“我们在这里是为了读书,如今朝廷破格允许大家去国子监读书,这是天大的好事。” “是啊,国子监可我们这知知堂好多了。”楚明辉道,“我楚明辉能进国子监真是光宗耀祖。” “只是不知道进了国子监还用不用天天搜检?”一个年轻人轻声细语道。 “当然用啊,薛青跟我们一起读过书,也在国子监读过书。”又一个年轻人认真道,“国子监可是有几千人的,一天两天可查不完。” 这些年轻人或者似笑非笑或者阴阳怪气吹捧道谢,将官只当听不到不理会。 张莲塘待他们说完了,道:“不要说笑,快去读书吧,能读书总是好事。” 年轻人们便转身迈步马车,看到街边围着的民众尤其是大大小小的孩童们又停下来。 大人们知道轻重藏起了情绪,孩子们忍不住流露不舍悲愤惊惧。 “虽然知知堂关了。”楚明辉看着他们,板着脸道,“你们这些小家伙们也要继续读书,我有空会回来查你们的。” 几个小童便哇的哭了。 “我们去哪里读书。”他们哭道。 知知堂虽然没有说让别人一起读书,但白日门窗不闭,又重金请京城名儒来讲课,任何人都可以旁听借阅书籍,尤其是夜间灯火不熄灭,多少穷人家来此借光读书, 虽然知知堂在这里不到一年的时间,四邻街坊已经熟悉的离不开了一般。 如张莲塘方才说的能读书总是好事,现在这好事没了。 年轻人们坐车离开官兵散去,街边的民众们看着了锁没了门匾的屋宅再忍不住喧哗。 “为什么封了知知堂啊?” “他们都在京城,咱们天天看着,没有作乱啊。” “因为他们是薛青的同学。” “那也太过分了” “你们听说了吗?外边闹起来了。” “啊我也听说了,说薛青不是逆贼,是真帝姬,宋元取代了秦潭公窃国” “我的亲娘啊” “快别乱说,小心把你也当同党抓起来。” 虽然不让乱说,但这种骇人听闻的消息还是席卷了京城。 通往宫殿的路官员们面色沉沉,没有任何交头接耳,只听得脚步声踏踏。 “这些绝不是随意盖的印章。”殿内宋元看着几案摆着的兵书,“这分明是传递的信息。” 围着的官员们已经看过了,纷纷点头。 “这个知字,一定跟知知堂有关。”一个官员说道,“那郭子安也承认。” “他说那是他自己刻的,因为那时候想要去知知堂读书,但因为跟薛青的过节而没有去。”另一个官员看着审讯的书道,“长安府京城以及曾经与薛青同学的那些人所在都没有再发现这种印章。” “郭大老爷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了。”一个官员道,“郭家以及其亲族都搜查看管起来了,也没有发现印章,他们都表示不知道此事。” “没有发现并不表示没有。”宋元道。 宋婴的声音响起。 “既然他们不知道,也没有发现有印章,不要惊扰他们了。”她道,放下手里的奏章。 众人看着宋婴。 “解铃还须系铃人。”宋婴道,“把郭子安带京城来,他的事问他一人便可以了。” “殿下这事非同小可。”宋元道。 宋婴道:“这事没有什么,不用让民心惊乱,知道她有同党这件事以及同党可能是什么人,可以了。” 可以了吗?不要证据,不需要查出一个个具体的人。 “有首才为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宋婴道,再次拿起奏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 郭怀春一声喃喃,看着面前的碗筷叹气。 亲随推门进来,昏昏室内忙点亮了灯,看着桌未动的饭菜,再看坐在那边的郭怀春,劝道:“老爷,饭还是要吃的,如不然没有力气。” 郭怀春道:“有力气又有什么用。” 亲随道:“至少得去看一看子安少爷吧,更何况还不只是子安少爷,一大家子人都指望着老爷呢。” 郭怀春忽的笑了,道:“其实吧,他们不知道,我其实并不能护着他们,本是给大家招来祸患的。” 以前不明白,现在亲随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当初郭怀春收留五蠹军带着的薛青,一旦被秦潭公发现,郭家必然族灭,这是郭怀春一个人的选择,郭家的其他人并不知道。 “至于宝儿啊子安啊子谦啊,也是要在必要的时候推出去挡祸送死。”郭怀春道,“我早准备好了。” 这一天终于来了。 他们正在赶往京城的路,由官兵押解,不,应该说是护送,郭怀春现在尚未定罪也不是嫌犯,朝廷的态度很亲和,但要被押解进京的郭子安不同了。 这一次郭子安是不可能活着出牢房了。 “这一天终于来了,只是跟我原本预想的不太一样。”郭怀春说道,嘿嘿笑起来,笑着笑着伸手掩住脸。 从指缝里钻出的怪异的笑声在室内回荡。 亲随跪下拉着他的衣袖,声音哽咽。 “老爷,子安少爷是没救了,但其他人还得想办法啊,老爷,你得想办法啊。” 郭怀春手掩着脸摇头。 没办法了,没救了,认命吧,这是命啊。 明媚的日光穿透窗户落在室内,一只手抬起晃动,手里的一张纸条便随之舞动,明暗交汇可以看到其两个字。 “切断。” 薛青仰头看着字条。 “小家

相关推荐: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他来过我的世界   有只按摩师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大风水地师   生化之我是丧尸   永乐町69号(H)   掌中之物   罪大恶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