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来呢! 别看出版社每年要出版很多书,但大多数书籍其实是不亏不赚的,最多就是赚个人工费、设备折旧费,以此维持出版社的经营而已。而一小部分书还会让出版社亏本(其中有的是纯亏本,有的是出版社知道会亏本,但还是要出的书,这类书能出名),所以能挣钱的书,能挣钱的作家,其实是非常珍贵的。 或者说,这个社会,能带来利益的人,无论在哪里都珍贵。 “现在千秋你绝对是我们出版社最受欢迎的人,至少是之一了。”出版社庆功宴后,池谷加奈子就笑着打趣了林千秋。 其实博闻社作为此时日本规模最大的出版社,不是没有比林千秋更畅销的作家在名下。但问题是,这样的作家本来就屈指可数,他们还基本一两年出不了一本书。这能和一年多时间出了5本书的林千秋相比? 对于出版社来说,一年一本销量两百万册的书,还是一年四五本销量一百多万册的书,这很难选吗? 当然,也有真正厉害的人可以一本书卖出大几百万册,但这个时候的日本没有哪位作家可以说稳定卖出这个量。这只能是一本书恰好赶上了,也算是一个销售奇迹了。多数情况下,不算工具书,只说正常的读物,接近两百万册就基本能成为年冠了! “如果我失败了,立刻就不是这样了。”林千秋语气无所谓地说。虽然看起来是不在意这种事的样子,大有下一本书失败也无所谓的洒脱,但又怎么可能呢?尤其是想到下一本书在这个年代算是新题材,更是久违地感受到了压力。 这是之前写《我的围棋》、《女医》时都不曾有过的感受,写《女医》时就不说了,那时候她基本是什么都没想的。就说写《我的围棋》时,她虽然也需要担心作品会不会被看中、能不能出版面世,但她当时靠下棋也能过得去,反而对写作没有那么多顾虑。 只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至于结果,那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最多就是尽力尝试罢了。 池谷加奈子摇了摇头:“不至于那样啦,出版社倒也没有那样薄情,一般一个接连获得成功的作家,至少会允许他们失败两次,而且还是彻底失败。而已经出名的作家,想要彻底失败都难,毕竟不管怎么说,总会有一部分读者,看到是他们写的书就会去尝试阅读。” 池谷加奈子也察觉到了林千秋有些紧张的情绪,试探着说:“所以,千秋你是在写新的小说了吗?” 林千秋点了点头,又露出了有些微妙的表情:“是有在写新的小说了,但这次的小说没有之前那么顺利。因为是一个新题材,很难把握啊......” “新题材啊?可是《女医》的题材也很新鲜了吧?”池谷加奈子好奇。 林千秋摇摇头:“这和《女医》不太一样,《女医》虽然是不太常见的题材,但写它和写常见的题材本身是没什么不同的。可是我现在写的这部作品,它...我只能说相比起灵感,它可能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头脑——对了,有点儿像写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是小说中的一个大类,但在日本它的地位还要更加不同,是显学中的显学。属于是通俗读物出版,还要将它单列出来的。就像博闻社,不也是有一个专门出版推理小说的出版部么? 所以林千秋这里说推理小说,池谷加奈子一下就能懂,但也只是懂一部分。 “需要像推理小说那样设计诡计?”林千秋说要实实在在的头脑胜过灵感,池谷加奈子一下也只能想到这个了。 林千秋‘嗯’了一声才说:“不过不完全是诡计吧,毕竟我写的不是推理小说...嗯,这是一个大家要一起玩游戏,游戏中斗智斗勇的故事。” “光是听你这样说,还是不能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不过,如果是千秋你的话,我是绝对相信能成功的哦!”池谷加奈子冲林千秋眨了眨眼睛,做了个加油的表情。 林千秋无奈以对,其实她最近经常有一种写不下去的感觉。完全是强迫自己,无论有没有灵感,至少每天写三页左右。然后写的时候会觉得还可以,但回顾时又觉得这是什么垃圾,一点儿没有智斗大逃杀文的压迫感!然后开始废稿、修改...周而复始。 不过即使是这样,她也能苦中作乐地想,这大概就是绝大多数作者的生活吧?像自己之前那样,灵感不要钱一样挥洒的,到底是少数。 而就在这样的艰难写作中,林千秋在学校也疲惫非常。这主要是因为5月份在‘黄金周’过去后,返回学校就要为这个月、也是这个学期最大的活动‘体育祭’努力了! 日本学校的体育祭相当于国内的运动会,但他们普遍更重视这个。不只是学校和老师重视,学生也是这样——重视的一大证明就是人人都是运动员! 林千秋还记得上辈子在国内,基本就是几个项目,每个班保证有人报就行了,所以班上一半同学甚至一个项目都没参加。但这辈子在日本,这是绝对不行的,从她参加小学的体育祭时就是这样了,每个人都得参加项目,而且是多数项目,非常有参与感。 所以,体育祭根本没有体育委员找同学们填报名报,确定谁参加哪个项目。只要进行一下选拔,选出可以代表班级参与400米、800米接力赛的同学就可以了。至于其他项目,都是默认所有人都参加的。 而各个项目,大部分都是自己练习。当然,偷懒不练习,到时候就重在参与也不是不行。但也有的项目是‘团体项目’,自己做不好不只是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别人,这就需要好好练习了。 林千秋他们班要练的团体项目是齐步竞走,这就是‘两人三脚’的威力加强版,需要全班一起绑住相邻的脚,然后一齐前进。练这个项目有个好处,就是抽空就能把各自组的‘两人三脚’给练了,不需要另外抽时间。 再来,要练的团体项目还有班级接力赛,教育大附高每班都是三十人出头,而班级接力赛这个项目规定是跑30棒、6000米,也就是平均每人200米。 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并不是每个人一定跑200米,具体每个人跑多少米是各班自己定。可以有人跑400米,也可以有人跑50米,只要确定跑完全程6000米,然后接30棒就行了。这就有点儿考验布置了,怎样分配跑的距离才能最快跑完全程?这是一个问题。 “真的好累哦...一直在练这个,都摔了好多次了。”练习齐步竞走的间隙,休息的时候,渡边奈美一边揉着膝盖,一边说道。 其实为了保护身体,大家都是戴了护膝、护肘的,但那只是避免了擦伤和更严重的淤青,摔摔打打的疼痛是少不了的。 “知道什么叫做对比产生幸福吗?”林千秋为了安慰渡边奈美,让她看操场另一头正在练习团体项目‘流筏’的一年级:“还记得我们一年级时练流筏的痛苦吗?现在练齐步竞走,至少比一年级的‘流筏’好多了,是不是?” 教育大附高不同年级有各自的特色团体项目,一年级时是流筏,二年级时就变成了齐步竞走。而相比起齐步竞走,流筏可能更有日本特色一些。如果说齐步竞走,在国内有些校园运动会还能看到,那流筏就基本不可能了。 所谓‘流筏’,是指大部分同学弯腰弓背排成一排,一个同学从所有人背上踩着过去。因为一个班的学生,不足以一次就从起点搭到终点了。所以被踩背的同学还得赶紧直起身,跑到另一边续上。大概正是因为这样的形式像流动的筏子,这才有这种名称吧。 虽说‘流筏’项目里,踩在所有同学背上的人,两边可以有人扶着他的手,一般不会因为失衡而摔倒。但如果底下的‘筏子’吃不住力塌了呢?该摔还是得摔。而底下的同学同样不轻松,跑一回平均得踩3次呢...... 踩在弓背上这种事,踩得对还好一些,踩得不对,又或者踩的人冲了一下,给的力量太大了,被踩的人就惨了。即使是年轻人身体好,练这个也难免受伤。 “啊,这个也是,流筏实在是...”渡边奈美也想起了一年级时练流筏的事,咽了口口水,然后又喝了水、站起身来活动,准备一会儿又去练习了。 而大家为了体育祭练习,除了要练习团体竞赛项目,还有表演也得练习。毕竟比赛项目中间,总得穿插一些娱乐和表演嘛。单以表演来说,主要就是女子体操社的啦啦操表演、男生的团体操,和女生的团体舞。 这里的团体操、团体舞,真的就是团体的意思,一二年级男生女生如无特殊理由,都是要参加的。就三年级的前辈,体谅他们面临升学,参加体育祭项目就行了,这种表演是免了的。 女生的团体舞还稍微好一点,一般不会搞得强度太大,往年也就是排练一些简单的队形变换,再组合一些动作就行了。虽然真的练起来了也累,但至少不会受伤。男生的团体操就不同了,因为这是体育祭开场就要演的(对应的,女生团体舞是闭幕的时候进行的),得将士气鼓舞起来啊,所以往往得整活儿,整大活儿! 除了基础的快节奏队列变化、难度不超过广播体操的动作外,还得在高潮、结尾这些部分弄一些特殊的‘组合动作’。比如真人搭大型金字塔,又比如成排地空翻、滚翻...真的就是流血流汗又流泪了。 在练习着团体竞赛项目,以及女生团体舞时,林千秋不出所料的,又被赋予了举牌任务。 “去年千秋举牌时穿的是夏季制服对吧?虽然水手服也很好,但今年还是穿啦啦队体操服吧,怎么样?举牌的女孩子都是这么穿的呢。”确定林千秋举牌后,班上的同学就纷纷起哄,想要让她穿啦啦队那种上身无袖背心、下半身短褶裙,颜色特别鲜艳的制服。 对此林千秋倒是没什么感觉,只是说:“我可没有那种制服,如果是和人借,我唯一认识的体操社社员就是奈美,但奈美的衣服我是绝对穿不了的。” 教育大附高没有‘啦啦队’这个社团,唯一接近的是体操队。体操队会练一些啦啦操(主要是舞棒项目),表演时会穿那种啦啦队的衣服。 渡边奈美就是他们班上唯一的女子体操社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树深时见鹿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我的风骚情人
交流_御书屋
NTR场合_御宅屋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