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师的,来了不坐坐就走,也确实不太好。 青木坊师今年三十几岁,没结过婚,原本和老母亲两个人住这座小房子。去年老母亲去世,因为她作为小女儿给母亲养了老,在哥哥姐姐们的默认下,她就继承了这座房子——还得是这几年,房价还没那么惊人。 虽说这么一栋小房子在此时也值不少钱了,但还不至于让感情不错、各家条件也还好的兄弟姐妹们反目成仇。如果再过几年,说不定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实在是财帛动人心啊!不能动心,多数时候只能说明财帛的数量还不够多。 总之,因为以上种种原因,青木坊师是过着一个人的独居生活的。而如果不是年节,很少会有人来探望做客。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今天才会格外高兴吧...即使是喜欢独居的人,长时间独居之后,偶尔遇到客人拜访,也会感到兴奋和温暖。 青木坊师给林千秋和侄女、学生间做了介绍,然后就去拿点心去了——这就有点儿尴尬了,青木坊师的侄女二十出头,已经参加工作,自觉和林千秋这种小姑娘聊不到一起去,双方之间礼貌而生疏。而另外两个学生,都是10岁左右,也很难说到一起去...... 至于作为长辈的林美惠,那就更别说了。 还是青木坊师拿了点心来,由她这个主人主持话题,每个人都不冷落,气氛这才好起来。 说着说着,忽然青木坊师的侄女说起来最近梨园界的大瓜,打听说:“姑姑,你在河源艺馆教授舞踊,听说过荻野家的少爷不想继承家业的事吗?他早就袭名‘河源鹤千代’了,这么多年了,真的能说离开就离开吗?” “还真是不负责任呐...这就是大少爷的作风吧,完全没想过他天生就能得到的东西,是多少人抢破头也抢不到的。” 青木家在这年头也算‘艺术世家’了,虽然回转大几十年,操持的行业都很是被人看不起——很早时候,青木家就开‘培训班’了,专门教艺伎学徒三味线什么的。之后后代们不见得教三味线,但从事的行当也是差不多的,就像青木坊师不就是艺馆里教舞踊的么? 青木坊师这个侄女家,他父亲是靠给歌舞伎座做乐师养家糊口的。所以即使侄女本身和歌舞伎行业没什么关系,是个普通的上班族,她也对歌舞伎知之甚多,如今还能听到一些外界不见得知道的‘大瓜’呢! 对于侄女的说法,青木坊师不置可否,道:“这样的事怎么能评断呢?现在的年轻人可比我们那时候的选择多多了,如果只是因为出生在某个家庭,就要失去选择的权力,不是太可怜了吗?或许在有的人看来,有家业可以继承的人要放弃是不知道惜福,但正如古话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真要说的话,那孩子其实也很辛苦,虽然很有天赋,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跳舞的时候,我一点儿喜悦之情都感受不到...他之所以能有如今的伎艺,除了天赋,只是因为他是个事事要强,还很有责任感的孩子。” “是的,责任感,他对要看他演出的观众负责。但他的责任感还不够,不够他为了不喜欢的东西付出自己一生。” 林千秋突然听到荻野凉介不想继承家业的消息是很吃惊的,她回忆着中的情节,话说荻野凉介是这个时候离开荻野家,去到自己外祖父家的吗——应该不是吧,因为林千秋记得,这件事的发生至少得等到女主冲田美绪入学后。 这件事没有直接描写,只是因为女主暗恋着荻野凉介,所以被侧面提了一下。而现在,冲田美绪都还没入学,怎么都还没到时候啊。 但转念一想,林千秋又不觉得奇怪了。毕竟事情发展总有一个过程,荻野凉介也不会是突然爆发,说自己不想继承家业了,于是连夜搬到外公家,给外公做养子。所以在最终结果向外公布前,就应该在拉锯了,而传闻也可能这时候就有了——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啊。 ??[91]霓虹物语1982(2): 拜年之后,林千秋就又闲下来了。rnrn 日本学生的长…… 拜年之后,林千秋就又闲下来了。 日本学生的长假,暑假是有作业的,寒假和春假则没有。所以她这个时候连作业都没得做,只能是写作——她现在正在写《女医》的下部,至于上部,一个月前就完稿了,完稿后直接交给了出版社。 而寒假快开始时,赶上这一波就出版了...据池谷加奈子最新传给林千秋的消息,成为了春节前后,图书市场上的重磅炸.弹呢! 《我的围棋》作者林雪堂,在《我的围棋》成功完结后的新作...又因为《我的围棋》正当红,这就是最好的宣传点了! 《我的围棋》是去年10月底完成连载的,之后过了快一个月,完结篇单行本推出,不出意料又是大获成功,一直热销到了如今。大概是完结篇出现,前两部的销量也受了刺激,本来已经趋近平稳的数字陡然增加。 反正现在《我的围棋》第一部累计印刷量已经815000册了!第二部则累计印刷66万册。所以光是这两部《我的围棋》,就给林千秋带来了两亿円出头的版税收入...现在回看过去,之前为六千多万円的房款为难,简直是杞人忧天。 虽说她现在是绝对的高收入者,到今年春天报税时,近一半都得缴税。不过收入高到这个地步,缴税也就缴税了——《我的围棋》三部曲要说都破100万册可能有些难,但平均单册销量接近这个数字是已经可以预见的了。 到时候光是版税这一块,林千秋也能有5亿円左右。其他林林总总的收入,相比起这部分就是小钱了,可以不算。但如果之后还有别的收入增长点呢?比如要改编电影电视剧什么的。到时候改编费是一笔,由此带来的实体书销售量增加,又是一笔...... 而且《我的围棋》只是一个开始,林千秋的书还要一本一本地写呢! 现在,在《我的围棋》完结篇正在热销的当下,它两个月不到就狂销了近四十万册。而它之后的《女医》乘着它的东风,有一个极好的开头——出版社那边鉴于《我的围棋》的成功,以及《女医》本身的质量,首印就是10万册,定价为1350円! 然而就是这样,现在发售不到两周,出版社已经打电话找她商量再版的事了。倒不是10万册的《女医(上)》就卖光了,事实上各书店的货架上还有售。只是照着如今这趋势,大家都纷纷向出版社提前下订单了,出版社这边当然得根据书店的反馈和订单做再版计划。 看现在的情况,《女医》大概又是一个《我的围棋》...前景如此之光明,林千秋当然只有埋头写作了。 而就在林千秋埋头写《女医(下)》时,也有一些不那么普通的读者注意到了《女医》这本出版即大热的新书。 “课长,这是按照次长的要求,找到的市面上新出版的、受欢迎的小说...这几个月风头最大的大概是这本《我的围棋》,去年11月的时候出了第三部完结篇,被认为是三部曲素质都很高的通俗作品。本来它应该是最合适的,但因为主角都是上初中的孩子,所以......” TBS电视台中,电视剧制作部门的职员们抱来了一箱的小说,全是过去两年出版、非常受欢迎的。 他们之所以会收集这些小说,是为新的电视剧拍摄选择故事。虽然1982年的当下,‘IP’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但日本拍摄影视剧用小说、漫画改编是非常常见的。毕竟是已经经过市场检验的作品,再改编为电视剧,成功率肯定更高。 而且原本就是畅销作的话,电视剧的噱头也有了,未播先火不在话下,能省下好大的宣传功夫呢! “主角是初中生啊,确实不太合适。”课长摸了摸下巴,点了点头。虽然不是没有主角是孩子,电视剧获得成功的先例。但如果不是儿童剧题材,那还是太大胆了一些。哪怕是青春剧,大家也倾向于高中生的。 这样不只是演员选择的余地会大很多,潜在收视人群也广得多。 “不过,写《我的围棋》的作家,新出版了这个!”职员中唯一的女职员拿起了《女医》,颇为激动地说:“才出版不到两个礼拜,已经预定了本月的销售冠军了,现在图书界好像都在讨论这本书——读者们都在为它着迷呢!” “《女医》?是讲女医生的剧集吗?虽然拍医疗剧不是不行,但我们预计是要拍历史题材电视剧吧?”课长有些意外地看向那本封面上写着‘女医’的小说,别说,封面看上去古香古色的,倒没有现代医疗题材作品的‘冷感’。 女职员连忙摇头:“不是的,课长,这本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幕末时代,所以是历史题材...吧?” 说到这里,女职员自己都有些不确定了,只能解释说:“女主角是个名叫铃木沙耶的现代女性,但她因为意外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幕末。故事讲的就是她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在幕末治病救人的故事。” “现代人去到古代啊。”课长缓缓点头,没有不理解的意思。毕竟是文娱工作者,脑洞大、见识广,这类题材的作品他也不是没看过。只不过这在此时,除了科幻类,确实不太常见这个就是了。 “听起来倒是挺吸引人的,一个现代医生到了古代能做出什么样的事业来。”课长当然能迅速理解穿越文的爽点所在,那种站在文明长河的下游回看上游,能轻易做到过去的人们,哪怕是天之骄子都做不到的事的感觉...... “所以你认为这本小说写的不错?是看过了吗?” 女职员连连点头:“是的,课长,在您让我们收集小说之前我就看过了。是之前在便利店看到的,因为听到两个年轻女孩议论这本书,觉得有点意思,就跟着拿了一本...是一口气看完的,简直是一气呵成,让人欲罢不能!” “这其实只是《女医》的上部,好像还有下部没出版。” 课长看看其他人,问:“你们有什么要特别推荐的作品吗?” 之后也有一个职员推荐了一本小说,而大部分人只是找了这两年受欢迎的小说来,并没有自己亲自看,自然没有可推荐的。于是课长就让他们选择其中至少两三本看一看——是特意分配过的,确保每一本书至少能有一个人看过。 “两天后,你们再做一次推荐吧。”课长最后如此说道。 然而,两天后课长自己都险些变卦!他是打算民主一点,大家讨论出合适的作品的。但这两天时
相关推荐:
红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交流_御书屋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将军在上
婚里婚外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