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为你作画(nph) > 第74章

第74章

美惠将5套房子的基本资料一起递给林千秋:“这段时间看过了好多房子,但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5套是最合适的了。” 这显然是综合比较了房子本身、租金、周围环境等之后,得到的最好的选择了——就是没有位于文京区的候选,这让林千秋有些意外。如果是房租问题,其实荒川日暮里、台东根津一些房子,也不会比文京区便宜了吧? 不过再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很正常。文京区有太多大学了,在大学本身宿舍紧缺的情况下,就有大量的大学生得在周边租房。这就导致了文京区的房源特别紧张,完全是‘卖方市场’,可供挑选的余地就不大了。 “...妈妈觉得,这套日暮里的最好,在四楼比较安全,房子本身是2LDK的格局,也符合我们的要求。而且去看过了,是新建两年的公寓,钢筋水泥建筑,住进去不会有现在这些问题了......” 顺着林美惠所指,林千秋也看到了她说的那间房子的资料,心里也觉得不错——所谓2LDK,L是living room(起居室)的意思,D则是指dinning room(餐厅),K就是kitchen(厨房)啦!2LDK就是两个起居室、一个餐厅(一般餐客一体)、一间厨房的房子。 如果还是新建的钢筋水泥房,那林千秋就更满意了。老化的房子就是会有各种问题,老化的木造房子更是会让人觉得,自己不是生活在现代,而是古代。那种有人走楼梯,房间里的人都能听到‘咯吱咯吱’响的声音什么的,偶尔体验一次就算了,真的天天如此,是很折磨的。 “看起来是很不错哦,啊,还有这套根津的,感觉也很好。”林千秋觉得最好的就是荒川区日暮里一套,以及台东根津的一套了。荒川区那套就如林美惠描述的那样,至于台东区根津那套,其实是有林千秋的私心在的。 单纯从房租、距离学校远近、房子状态等方面来说,根津这套其实没有优势。但那可是在‘根津’的房子啊——林千秋上辈子也曾到日本旅游过,所以对此是有些了解的。 东京的下町风情,首推‘谷根千’地区。当然,这个词这个时候还没出现呢,要等到1984年居住于此地的几位女性,创办了杂志《谷中·根津·千驮木》,大家才会说‘谷根千’。这其实就是三个地区的合称罢了。 这里在江户时代就是下町繁华地带了,又一路幸存到现代,保留了大量江户时代的建筑和人情风俗之类。这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就很能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林千秋好歹是个文艺女青年,会对此感兴趣是再正常不过了。 见林千秋这样说,林美惠直接就拍板:“那明天去看房子,就看日暮里的两套,还有根津那一套吧。如果有看中的,剩下两套就不用看了。如果都看不中,那后天再去看剩下两套。” 日暮里那两套是同一家房屋中介介绍的,离的也不算远,所以要看就一起看了。 第二天一早,林千秋和林美惠就出门看房去了,首先去了一家名叫‘荒川南’的房屋中介公司。这家算是比较大的房屋中介了,占据了好地段不算小的一栋杂居楼的一二楼。林千秋和林美惠走进去的时候,时间其实还很早,但这里已经有不少人在面谈了。 一楼的会客大厅里,有一个个半隔开的小间,都是一个业务员对一个顾客。顾客会提出自己的要求,业务员就根据要求拿出合适的房源——现在这工作可不如几十年后好做,几十年后往往是输入要求,回车键一按,合适的房源就都弹出来了。 现在的话,要求业务员对自家房源做到了然于胸,自己分析哪些房子是合适的。 林美惠之前找房已经接触过一位业务员了,这个时候当然也不会找别人。不过那位业务员正在和另一位客人谈,林千秋和林美惠等了有十来分钟,才等到了他的接待。 十来分钟的等待不算什么,但这个业务员第一句话就让林千秋和林美惠的心情跌了一截:“真抱歉啊,林夫人,您之前看中的两套房子,其中一套已经租出去了。不过另一套还在,您要是需要的话,最好赶快定下来。” “好房子就是这样的,您能看中,别人也会看中。” 再看已经租出去的那套,正是林美惠最满意,林千秋也觉得很好的那套。至于剩下的那套,虽然也很不错,各方面条件相似,甚至房租还比另一套更便宜。但它有一个不算小的问题,那就是房龄偏大,是十多年前的房子了。 虽然是砖造公寓,十多年的房龄也不是多大的问题,不然它也不能经过一番筛选后被留下来了。但有新建房屋的话,那肯定还是新建房屋最好了。 林千秋最后还是跟着林美惠、中介一起,去看了那所还没租出去的日暮里砖造公寓。房子本身确实不错,但今天过去,发现邻居是一个看上去挺不好惹,脸上还有一条刀疤的中年男人后。林美惠不等林千秋说什么,就回绝了中介的签约询问。 说是说的挺委婉的,但双方都知道,那就是‘回绝’的意思,这一单不太可能了。 之后,林千秋和林美惠又打起精神,去了根津那边。根津那边那家房屋中介比较小,人手也有限,之前接待过林美惠的正是店长。这时候见林美惠又来了,就笑着打了招呼——在林美惠介绍说,要带女儿去看看房子,看女儿的想法,他有些诧异的感觉。 但也没说什么,就带上钥匙,步行带母女二人看房去了。房子本身离中介所不远,走过去只要几分钟而已。 这一路步行,林千秋心里已经在点头了,周围的环境确实有一种非常宜居的感觉。就是那种老小区,各种店铺和设施都齐全,日常生活会很方便的第一印象。 不过,大概是这时候大家不在意什么‘下町风情’,没人觉得谷中、根津、千驮木这种地方有什么特别的。所以这边完全没有开发过的样子,不见林千秋上辈子看过的那些复古咖啡馆、精品店、画廊,都是一些普通的蔬菜店、杂货店之类。 街景也是复古、烟火气都没得说,却总显得破破脏脏的。 这种地方的公寓,即使是新建没几年的,也让林千秋觉得有些脏——里面大概是上一任租户走后,房东找人打扫过,看起来还挺干净的。但外面就是另一回事了,让林千秋想到了上辈子曾租过的一间房子。房间里面是精装修的格调,外面却是毛坯一样, “这边离令嫒的学校挺近的,如果是骑自行车的话,十几分钟就能到了。”店长打开门后,对林美惠说道。上次来的时候,林美惠也和店长聊到过,想找一间方便女儿上学的房子。知道林美惠的女儿要上的是国立名门,他还恭维过林美惠呢。 这边去教育大附高,骑自行车可以穿梭过一些车子不好开的路,路线上最近的一条,居然连4千米都不到。不管一路上的坡道情况,单纯从距离来说,就算是普通人骑普通自行车,也确实能十几分钟骑到目的地。 “这边看起来挺好的...不过这边好像很多都是出租的房子,感觉上环境有些复杂呢。”林千秋私下和林美惠说。 街景破破脏脏了一些不算什么,林千秋又不是要住到大街上的。至于房子的外立面不行,那也问题不大,买房子一般很难忽略这种细节,但租房子就不同了——到底是八十年代的东京,这种情况还挺常见的。如果几十年后的东京,外表一般都会做的挺不错的。 “其实还不错,我都问过店长先生了,这边租房子的基本是正经人。毕竟是居民区里的租房地,如果太乱的话,本地居民也是会抗议的。”林美惠显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既然最后将根津这套房子留下候选,那就说明毛病不大。 但到底还是有些看不中了,所以还是没有当场定下来。 对此店长倒没有嫌弃林美惠、林千秋多事,一直定不下来害他做白工——有的中介带着看房也收钱,但多数房屋中介,都是最后做成了一单才有中介费拿的。 他只是劝了林千秋和林美惠:“林夫人、林小姐,你们最好尽快做决定。看房子这件事呢,选择太多只会挑花眼,最后也挑不到更好的房子...毕竟你们自己心里定下的条件是不会变的,这样选出来的房子又能有多大的区别呢?”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林美惠和林千秋算是听进去了。 回家路上,林千秋就说:“明天去看有乐町线上,还有丸之内线上的房子吧,看完后就做决定,不要再看更多的房子了——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房子,有时候就是得妥协。而且本来就是租房子,一个过渡而已,说不定很快我们就能买房了。到时候再看现在这样纠结,就觉得很没必要。” 林千秋说买房,还真不是玩笑话,她是打定主意1983年之前买房的! 东京的房价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涨得飞起,但怎么说都还在一个正常区间内,每年的涨幅一般不会超过10%——这已经相当惊人了,但想想连涨数年才能翻倍,又觉得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的政治经济中心该有的样子。 但林千秋记得的,1983年之后,东京的房价就要坐火箭一样上升了。尤其是广场协议之后,那种上涨速度,东京本地人看了都要瞠目结舌...据说,这导致了一些多子家庭,为了争房产都快打出狗脑子了。 过去基本都是给长子的,长子也会在房子里负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但现在房价大涨,相比起房子的价值,赡养老人那点儿付出简直不值一提...这种情况下,傻瓜才不争呢! 所以林千秋是打算1983年之前一定要买房的,就算之后泡沫破裂,东京23区内的房价也最多就是跌到1980年前后的水平。而且这还是短暂的,没过几年至少也能涨回1983年前后的价格。 之后一路慢慢涨,就算多数区域的房子再涨不到地产崩盘前的高点,至少1985年前后的价格还是能到的。 当然,考虑到物价变迁,涨回1985年的价格,实际还是跌了。但一来日本的物价在泡沫破裂之后三十年间,几乎没怎么动,通货膨胀的影响就不算大了。二来么,买房这种事,尤其是还是第一套自住房,是很难用‘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去考量的。 难道因为知道了房地产崩盘,林千秋就要等到崩盘的时候再去抄底,在此之前十年都租房子住? 不要说什么租房也挺方便的...除非是没钱,不然大家肯定还是会想要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 那些年轻

相关推荐: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猛兽博物馆   NTR场合_御宅屋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红豆   白日烟波   新年快乐(1v1h)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