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苦苦学习的最后阶段,看到有人已经成功上岸,难免心态失衡。 她撅了撅嘴唇说:“你们知不知道,特招生的考试?” 虽然说是‘特招生’,但也是有考试的,只不过考试会非常简单!基本上只要确定学生不是个智障就行。 芽衣愤愤不平道:“你们肯定不知道,但我听一个田径社的女生说了,是田径社的特招生自己吹嘘的——他说考试可太容易了!只要所有科目,每科能考十几分就行。这算什么?运气好一些,像是选择题全选C,判断题全打勾,作文不管怎么说都写满...分数也就够了吧?” “都不用动脑子的!” “我本来以为这就是放水的极限了,没想到实际还不太一样。考试回来后特招生就说了,数学计算题就是简单得四则混合运算,英语开头有一题是默写字母表,这就有10分了。语文的话,作文只要写了,不管写的怎么样,十几分总没问题...呵呵。” 看来特招生的考试确实是用来筛去智障的,林千秋也不奇怪芽衣说起这些这么不爽。因为代入她的视角,这种考试绝对是她上她也行的,甚至还能做的很好呢——千言万语其实就是一句话,为什么他们的入学试就没有这么简单呢? 特招生和推荐入试生的出现,等于是这一届考生中,第一批确定前途的人出现了。这就像是在平静的河面上投下一颗石头,肯定会激起一层一层的涟漪的。涟漪之下,很多人都忍不住胡思乱想...这也是老师不太愿意宣布这件事,让学生知道的原因。 只是不宣布不代表大家不知道,哪怕特招生和推荐入试生能够保密,看到他们接下来悠闲懒散,甚至都不来学校的样子,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包括理论上心态应该很稳的林千秋,其实也有些心神不安。不管怎么说,这个时代的日本学生也是很辛苦的,做考生更是不容易。尤其这半年多来她一边赚钱,一边要提高学习成绩、备战中考,没有一刻真正轻松过! 这种疲惫辛劳、心烦意乱,不会因为她记起上辈子的事就不存在了。只不过是她现在有了成年人的思维,对未来的规划可以清晰一些,吃苦时也更能忍耐而已! 这天回家后,看着翻来覆去不知道多少遍的背记册子、写得满满当当的笔记、题目密密麻麻的试卷、红黑蓝三色标注的错题集...林千秋完全没法像平常一样平静专注。最后知道自己实在没法用功,强行学习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林千秋干脆收起了这些东西。 她又拿出了写小说用的原稿纸...过去几个月时间,她多数时候都只是利用零碎时间写个一两页,偶尔特殊情况才能多点儿时间,一口气写上好几页。但就是这样,居然积少成多,到现在也攒了四百页还多了! 再对照大纲,剧情进展到了男主正和在那场业余围棋赛和早苗相遇,这里是转折的一盘棋。其实何止是早苗对正和印象深刻,正和对早苗也印象深刻得很呢! 这是一个和同龄人完全不同的女孩,下棋时拥有能叫正和窒息的气势。大概人的本质是‘慕强’的吧,他不可能面对一个如此之强的同龄人无动于衷。更何况,早苗的坚定和超强行动力也让他印象深刻...他大概知道早苗按正常来说,是不应该来参加业余比赛的。 结果就为了和他再下一局,就做了这样的决定,完全没考虑过两人不能在比赛中相遇的可能性。 这大概是因为早苗既对自己有信心,也对赢过自己的人有信心,反正只要一直赢下去,总会相遇的。 同时,就算真的意外不能在比赛中相遇,她也不会后悔。她的性格就是这样,一定会去做自己想做的,至于最后结果怎么样,那是另一回事。相比起最后为没有得偿所愿后悔,她只怕为没有去做而后悔,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莫问前程有愧,但求今生无悔’吧。 遇到这样的早苗,正和有一种冲动,想要堂堂正正和她对局!这既是男孩子自己和自己较劲的自尊心,也是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对自己看重,甚至尊敬的对手的尊重...不管自己的棋是怎么样的,是强是弱,他都想让她看到的是自己的棋。 他们是真正的对手,而不是‘看起来是对手’。 所以在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之后,正和决定了要下自己的棋——这看起来有些像小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或许是真的年少气盛、不知天高地厚吧,但正和会选择下出自己的棋,这是前面早有铺垫的,所以这里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突兀。 到了这里,决定要自己下这一盘棋的正和,完全不出所料地输给了早苗。 毕竟人家从小学棋,多了十几年的积累和经验,就算正和是天才少年,可早苗难道不是天才少女?这种情况下,如果正和都能赢,那就不叫‘开挂’,而叫做完全无视常识和读者观感了! 到这一盘棋后,早苗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被愚弄。因为这盘棋是正和的棋,而不是之前她追逐的‘围棋培养系统’的棋...即使龙泽早苗本人完全不知道这件事的真相。 为了参加业余围棋赛,早苗其实很辛苦,忍受了一些手下败将‘棋二代’的奚落,放弃了这一年的定段,也无视了很多人,尤其是自己师父的期待...结果却是这样。 到此,早苗似乎是要重回‘正轨’,仿佛对正和的这段追逐只是天才少女的一次小小错误,不值一提——她会参加新一年的定段考试。而结果也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本来以她的水平,就是只要参加,便一定能定段成功的! 另一边的正和,他的围棋之路也走上了新阶段,他一边和这段时间认识的、同样爱好围棋的朋友们砥砺精进,一边也为修复‘围棋培养系统’的数据而努力——‘围棋培养系统’要修复自己,不仅需要森正和走上围棋之路,接受它的培养教程、达成培养目标。还需要一些对局,尤其是高水平对局,刺激数据库恢复。 这说起来就类似后世的围棋AI和围棋高手,甚至围棋AI和围棋AI之间对局,这是在投入数据调.教模型。 所以,正和得帮‘围棋培养系统’找强大的对手,但又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再像之前那样光明正大地参加业余围棋赛。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是正和已经不想通过‘围棋培养系统’作弊了,他想要展现出的是自己的围棋...这也是‘我的围棋’作为小说标题,其‘题眼’所在,正和总是要走上自己的围棋路的!而且,早苗,还有其他故事里出现的热爱围棋的人,谁又不是有自己的围棋之路要走呢? ‘我的围棋’里的‘我’。之所以没有写作‘森’、‘正和’,成为‘森的围棋’‘正和的围棋’,正是为了此啊! 正和的确是主角,故事以他的视角展开,主要讲的是他的围棋。但这个‘我’换成是其他人也说得通的,无形之中就有了更多思辨和玩味的空间。 然后,这里设计帮‘围棋培养系统’找对手下棋的剧情时,林千秋就很可惜,可惜这个时候个人电脑还很罕见,网棋更是影子都没有的事。不然在网上注册一个账号,然后大杀四方,甚至一举屠神,留下一段网棋传奇,那不是很顺理成章? 这样的传奇虽然不是正和创造的,但读者读书时会代入他的视角,也是很爽的...这也算是非要设定‘围棋培养系统’需要对局的原因之一吧,在男主正和的水平不够,剧情又短期内起不了波澜时,只好借‘围棋培养系统’之力,给读者制造一些爽快的阅读体验了。 没有这个网棋剧情是很可惜的,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弥补。林千秋就设定了一群盲棋爱好者——所谓盲棋,就是不用棋盘下棋。大家空口报棋盘上的坐标,就像正常下棋一样下下去。这一说就知道了,很考验棋手的空间想象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围棋大佬也不见得盲棋下的很好,不过顶级战力之下,棋手们游戏一样进行盲棋,也能看出一些水平了。至少水平不够的,肯定下不好盲棋。而盲棋下的好的,正常下棋就不会差! 在林千秋的设定下,正和发现了一下‘盲棋馆’,这里下盲棋是看不到对手的!大家在一个个半封闭的小隔间里,隔着一块木板和对手下盲棋。为了避免最后说不清楚棋局,盲棋馆提供记录员,会在不影响棋手的情况下,在另一侧将口述的棋路记录下来,为最后有分歧的胜负提供依据。 有的时候,特别厉害的棋手,盲棋馆还提供‘电话盲棋’业务。可以联络棋馆有关联的职业棋手、业余高手,让盲棋馆这边的顾客和他们通过电话下棋——这是盲棋馆吸引顾客的一个噱头,所以对局费什么的,都是盲棋馆出的,前提是这个顾客得够厉害(职业棋手对业余棋手,很少下没有对局费的棋,业余高手也差不多)。 这就很适合正和去了,能有效避免暴露身份。 就这样,‘围棋培养系统’和正和在‘盲棋馆’搞风搞雨,一路连赢获得‘盲棋馆’的认可,甚至真的和职业棋手对上,并轻取胜利时。正和通过龙泽早苗参加定段考试的消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了解了‘院生’的存在,以及迈入职业围棋的路。这在正和的心里播下了成为院生,进而成为职业棋手的种子...这也是接下来故事一段时间内的主线。 当然,那都是下一部的内容了,如果有下一部的话。 是的,下一部。 林千秋估计,如果按照大纲来写,怎么也该100万字左右才能完结。她没打算憋着全写完,再去寻找发表机会,那也没必要。她的想法是先写十几万字作为第一部,十几万字也足够一册的内容了,之后无论是去参加小说比赛,还是寻求出版社出版,都是可以的。 现在的话,林千秋要为《我的围棋》第一部结一个漂亮的尾—— 最后故事里,视角转换,是几个互相认识的棋手登场,聊到了盲棋馆的‘野狐’——这是正和在盲棋馆登记的假名,野狐在中国是围棋的代称之一,比喻围棋有狐狸精一样的魅力。日本围棋师承中国,这种典故当然也是有流传的。正和是看闲书时看到过,所以取了这样一个名字登记。 此前棋手中有人是‘野狐’的手下败将,因此对他极为推崇。这就让另一些好奇的家伙,主动找到盲棋馆,想要和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高手通过电话对局。 结果当然是全都输了,同为手下败将,大家这次刚好聚在一起了,难免又谈论一番。有人觉得这人应该是现役的职业棋手,有人觉得不像。一方
相关推荐: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猛兽博物馆
NTR场合_御宅屋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红豆
白日烟波
新年快乐(1v1h)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