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为你作画(nph) > 第12章

第12章

也是那个时候芝士走红,观众总是刷‘芝士就是力量’,所以在几个可选口味里就选了用芝士的——其实是为了集合更多爆梗元素,增加播放量和弹幕。 在老板制作大阪烧时,老板娘打开了一旁一个锅子,锅子里是蔬菜杂烩汤。舀了一碗之后放在一边,就去准备醋番茄了。腌在醋汁里的剥皮番茄,夹在菜板上,切成四片放进小盘子上...... 林千秋的猪肉鸡蛋御好烧套餐先制作好,就是一份御好烧,再加一碗蔬菜杂烩汤。御好烧被放在她面前的铁板上,杂烩汤则端到她面前。除此之外还给了一个小碟子,方便夹御好烧吃时接着下面。 放在她面前铁板上的御好烧还需要进行最后的调味,老板娘在用料扎实的御好烧上挤上番茄沙司、蛋黄酱,最后还撒了一小撮柴鱼片。柴鱼片足够轻薄蓬松,在高温的铁板上还会轻轻‘舞动’,让人食指大动。 林千秋从筷筒里抽出一双筷子,双手合十后夹在大拇指与手掌间,手掌侧轻轻碰了一下额头:“我开动了!” 林千秋放下筷子,又手持铲刀在御好烧上方往下压,‘咔吱咔吱’地一气两刀,将御好烧切成了四块。这是时候她还没吃到,闻到味道就确定这很好吃了——话说回来,只要原材料没问题,煎的时候别煎糊了,这种油汪汪的、饱含着碳水的煎饼想要做得难吃还比较难呢! 就在林千秋吹了吹,小心翼翼咬下第一口煎饼时,店里又有人进来了。现在是吃饭时间,有人进来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个人似乎认识林千秋,看到她就眼前一亮,露出想要靠近说话的表情。而林千秋很确定,自己并不认识他。 [14]霓虹物语1980(14): “是,冒昧打扰了,在下是《少年围棋》的记者,鄙姓松山。”简…… “是,冒昧打扰了,在下是《少年围棋》的记者,鄙姓松山。”简单自我介绍后,新进来御好烧店的男人,将名片各递了一张给林美惠和林千秋。 “...千秋小姐上次在德享杯中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决赛时,连横山九段的高徒都......”松山记者很快说起了德享杯时林千秋的表现,这也解了林千秋的疑惑,为什么对方认识她。 “不,您实在过誉了。”林千秋习惯性谦虚了一下。 之后他们就泛泛地聊了一下‘松下日本·业余围棋大赛’的事——毕竟两人现在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大阪,大概率都是因为这件事了。 “千秋小姐的围棋天赋这么高,年纪也很合适,难道没有成为职业选手的想法吗?”或许是交浅言深,又或许职业使然,让松山记者对职业围棋颇有一种‘主人翁精神’,看到林千秋这种‘好苗子’就忍不住要引上职业围棋的路。 “暂时是没有的。”林千秋也没有解释太多,要说清楚自己对围棋的热爱没有到那份上是很难的,更多可能是被当做小孩子的不成熟,干脆就这样说了。 “那真是太可惜了,毕竟能看得出来,千秋小姐棋感不是一般的强悍,对围棋也很有想法——那些奇招,如果不是很有想法的人也想不出来。您这样的人,只在业余围棋赛里混日子,对您、对职业围棋界,都是一种损失。” 听到这里,林千秋也知道了,这位松山记者明显对业余围棋有一些‘鄙视’。嗯,说‘鄙视’或许太严重了,但意思就是那个意思。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职业的相对业余的,本来就天然在鄙视链的上游嘛。 如果是一个职业围棋的粉丝,会看不上业余围棋也很正常,即使松山记者本人经常要报导业余围棋的动向。 “您真的不再考虑考虑吗?您现在的年纪去做院生还很合适,等到再过几年就超过年纪。虽说也有大器晚成,二十岁才决定做棋手,然后奋发的,可多数职业棋手都是从很小就开始磨练自己了。现在的‘六超’棋手,也都有小时候进道场学习的经历呢!” “...是的,您的棋谱我都看过了,真是精彩啊!在德享杯决赛时,面对‘妖刀’居然还能下出之前没有过的下法。但说实话,您这样也只能在业余围棋界纵横,欺负对手的棋力、经验不如职业棋手。甚至,等到业余围棋界的好手也摸清楚您的底细后,那些奇招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到时候您就知道痛苦了。” 很显然,这位松山记者也没看出来林千秋那些‘招数’到底有多强。 所谓‘妖刀’,其实是日本近代发展来的三大定式之一,另外两大定式是‘大斜’和‘大雪崩’。真要说起来,林千秋上次在德享杯决赛应对对手的走法,哪里是欺负对手的棋力和经验?是站在后人的角度,以时代的积累欺负‘前人’呢! AI围棋时代,AI已经做出了判断,妖刀、大斜、大雪崩这三大定式,有两个半是走法不成立的。而走法不成立的意思就是,下这个定式会输!其中妖刀和大雪崩正是确定不成立的,大斜算半个——因为大斜还是可以导入很复杂的局面,AI可以把握它的‘不成立’,不代表职业棋手任何情况都可以。 当然,这也就是职业围棋界才这样说的,日本三大定式那么出名,AI破了它们也有很大名气。以此为生的职业围棋谁不知道?谁不研究?既然研究过了,对手下出三大定式,也就十拿九稳了(v澳阔大斜,哪怕大斜没完全完蛋,应对手段也多多了)。 但业余围棋界,AI围棋以前不背定式,就直接下的棋手就很多了。AI围棋时代后,需要背的东西更多了,更不见得对此有足够的了解和清楚的记忆。这种情况下,继续下三大定式也无所谓,不见得影响胜率。 松山记者没看出林千秋应对‘妖刀’的下法是摸到了这个定式的命门,她不觉得这有什么的。一方面可能是眼光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对手的‘江湖地位’不够。这就像少林弟子都练‘伏虎拳’,你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一下打到了一个少林后进子弟,难道就能说你的武功压倒了少林‘伏虎拳’? 大家只会当是这个少林子弟不济而已! 再者说了,近代日本围棋到现在,可以说是光辉灿烂,日本老太太一人挑掉华夏诸多国手的事儿可不远(虽然那位日本老太太其实在日本围棋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就是了)。这样背景下诞生的三大定式,真的就是日本围棋皇冠上的三颗明珠,谁能想到它们会被摘下? 尤其还是被一个无名小卒在一个小小业余赛上摘下! 现在让林千秋有点儿不舒服的是松山记者的说教语气,不知道是不是几句话下来,他觉得两人没那么生疏了,说话就‘大大咧咧’起来了。之后就说道:“你在围棋上实在太要强了,简直可以说是无理,棋型也因此下得很难看。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正规的训练来矫正,而且要尽早矫正。” “有些‘无理手’对付没有经验的年轻棋手还能奏效,可是面对经验丰富的对手,比如说参加这次比赛的几位......” 所谓‘无理’‘要强’,说的是林千秋下棋时攻击性强,经常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然而要让林千秋来说的话,是不是‘无理’可不是这么判断的!只要能奏效就不能说无理,只有偷鸡不成蚀把米了才能那样说...围棋说到底是一项唯结果论的竞技项目。 尤其是林千秋站在后来者的角度,更能看出后来日本围棋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主流棋风节奏太慢、攻击性不足。然后面对围棋大变革的时代没想着跟着,而是走了‘闭关锁国’的路,干脆就自家关上门玩自己的了。 如果说,韩国围棋称王称霸的那些年,这方面的问题还没有那么明晃晃,那AI时代就真的嘴硬也没用了——AI会‘说服’每个不服气的棋手,让他们明白下棋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效率、效率,还特么是效率! 一旦缓手,也就是没那么‘咄咄逼人’,结果就是慢性自杀。 有这些认知在,再加上松山记者的语气,以及两人的关系实在不到那份上,林千秋当然会不舒服。但林千秋也没有特意反驳什么,反正平平淡淡敷衍过就算了——还是那句话,打嘴仗最没用,围棋是唯结果论的,只有赢得越来越多,你的棋才有说服力。 在御好烧店吃完了这餐,林千秋终于能够顺势告辞,回旅馆休息。 第二天她也基本没出门,就在旅馆房间里打谱熟悉这个时代的围棋,算是一种‘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吧。倒是林美惠,这时候也帮不上忙,在林千秋的劝说下,干脆就去游玩大阪了。作为东瀛的历史名城,也是当下的日本第二大城市,这里还是有很多可玩之处的。 对林美惠来说,自从林家出事,别说是旅游了,就是放松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这次也算机会正好,能够好好休息一次了。 而到了晚上,在吃完旅馆提供的晚餐后,林美惠就陪林千秋一起参加这次‘松下日本·业余围棋大赛’的开幕仪式——为了这次开幕仪式的场合,林美惠和林千秋还专门带了‘正装’来大阪。 此时的日本人很多其实也不富裕,但即使是不富裕的做工人家,也都有正装,确保家庭成员参加一些正式场合能够体体面面的。就像《樱桃小丸子》里的樱家一样,穷是穷了点,出去参加婚礼什么的,一家人也是整整齐齐的。 林美惠的正装是西式的,林千秋的正装却是和服...其实林千秋不想穿这个,和服可比现代服装麻烦多了,尤其是夏天,一层一层穿起来还很热呢——除了偶尔兴致上来了,为了美美的,愿意穿一回,其他时候林千秋都是敬而远之的。 但很可惜,林美惠坚持让她穿这个。一方面原因是,林美惠是实实在在的日本人,对于女儿穿和服是有一点执念的。另一方面就是这套和服是林家没出事前做的,虽然和服不是贴身剪裁的服装,但她这两三年生长发育下来,再不穿可能就不合身了。 这身和服做好后都还没穿过几次呢,林美惠一想到这点就觉得可惜。 尤其是到了开幕仪式现场,林美惠更肯定了自己的坚持——别说是1980年了,就算是2025年,东瀛的正式场合,女性正装为和服也很常见。而现在,大概是因为围棋代表的是古典文化吧,看上去更是满场的和服。 女性除了主办方工作人员,基本人人和服,男性也有不少穿深色和服、手拿一柄蝙蝠折扇的。 “看吧,妈妈就说了,还是穿和服比较好...而且千秋你穿和服真的很可爱。”林美惠拉着女儿的手高兴地说。

相关推荐: 过激行为(H)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旺夫   万古神尊   淫魔神(陨落神)   山有木兮【NP】   秘密关系_御书屋   篮坛大亨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新年快乐(1v1h)